
全美各地于2025年10月18日爆发了大规模的反特朗普抗议活动,行动名为“NoKings”。此次示威活动的组织者原计划吸引600万人参与,然而实际参与人数接近700万,遍布2700多个城镇和城市,涵盖了美国的所有50个州。这次抗议是继2025年6月14日的第一次大规模行动后的第二轮示威,首次活动有约500万人加入。抗议的主要议题是特朗普政府的多项政策,尤其是联邦军队进驻城市以及街头抓捕事件,这些政策被视为对民主的威胁。整个示威过程秉持和平原则,没有任何暴力事件发生,参与者通过集会和游行表达不满。 此次“NoKings”抗议活动由多个跨宗教联盟等组织发起。自2025年6月以来,活动的筹备工作就已开始,超过2000名宗教领袖参与其中。组织者通过在线会议和社区走访股票小额配资,确保活动覆盖大城市和小城镇。例如,芝加哥的参与人数超过7.5万,洛杉矶的预期参与人数空前。抗议活动从清晨开始,到晚上结束。参与者举起标语,高呼口号,反对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和国家安全措施。在华盛顿特区,示威队伍从公园出发,经过主要街道,警方旁观,但未做干预。纽约时报广场汇聚了数千人,费城的历史区也看到队伍从独立厅出发。这一全国性的大规模示威成为美国历史上单日最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示威。
组织者强调,这次抗议是针对特朗普政府“专制”行为的直接反应,特别是军队进驻城市以及未经法律程序的街头绑架行为。跨宗教联盟在准备阶段举办了巡回布道,鼓励不同信仰背景的人士加入,突出美国建国时反对国王与单一宗教的理念。活动的范围从旧金山的市场街到芝加哥的密歇根大道,再到丹佛市区街道,参与者有序行进,避免了交通拥堵。在迈阿密的海滨和波特兰的河畔,集会同样吸引了大量民众,国际上如巴黎和柏林也举行了支持活动。整个动员过程中,组织者分发了指导手册,确保非暴力原则得以遵守。 特朗普政府对这次抗议活动的回应包括白宫发言人将其称为“笑话”,特朗普本人表示他并不是国王,而是一个努力工作的总统,致力于让国家变得更伟大。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曾将类似活动贴上“仇恨美国集会”的标签,但组织者反驳称,这是妖魔化反对者的手段。这次抗议活动的规模从第一轮的500万增加到第二轮的接近700万,显示出民众的不满情绪在不断积累。在费城,宗教领袖在集会上呼吁维护民主价值,队伍穿过古老的建筑区。西雅图的港口和盐湖城的广场也成为集会的地点,参与者围坐听取指示后分散行动。 抗议活动在2025年10月18日结束后,组织者汇总了数据,确认活动过程中没有暴力事件发生,参与人数创下单日纪录。跨宗教联盟继续推动后续的活动,包括在线讨论和社区反馈的收集。抗议活动覆盖了包括俄勒冈州伯恩斯和北卡罗来纳州布赖森市在内的小城镇,显示了基层动员的深度。在洛杉矶,队伍从市政厅出发,穿过市区;在明尼阿波利斯,参与者形成人链。特朗普则发布了一段AI视频,嘲讽示威者,但抗议的规模已经是他就职典礼人数的14倍。 这次抗议活动的核心在于捍卫多元化的民主,参与者来自不同背景,共同反对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组织者在培训中强调非暴力原则,并与地方警方保持良好沟通,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在奥斯汀,游行队伍沿着国会大道前进;在底特律,队伍从工业区出发。抗议活动结束后,跨宗教联盟发布了报告,详细统计了参与人数,并规划了进一步的动员计划。欧洲的一些城市如巴黎沿塞纳河举行了支持活动,表达了对美国民主的支持。整个抗议活动显示了民众对政府措施的广泛不满,规模远超预期。 特朗普政府的多个政策决定,尤其是移民打压和国家卫队的部署,直接引发了这次抗议潮。组织者在2025年6月的第一次活动后,调整了策略,将活动扩展到国际层面。在巴尔的摩的港湾和夏洛特的市区,参与者沿水边和商业街前进。活动强调爱与团结作为反抗的工具,宗教领袖的角色强化了抗议的和平属性。特朗普政府的“宗教自由”委员会也成为政策不满的焦点之一。抗议活动还覆盖了印第安纳波利斯和杰克逊维尔等城市,队伍行进了数英里。 抗议活动结束后,参与者有序散去,留下了标语的痕迹,联盟开始审视反馈,调整未来的计划。在路易斯维尔和纳什维尔,游行伴随着当地的特色,如马蹄声和音乐。特朗普回应称,示威者不代表国家,但活动的规模数据显示,民众的声音已无法忽视。组织者在访谈中指出,这是全民对话的开始,焦点是如何守护现有制度。在俄克拉荷马城和图森,集会从平原和沙漠边缘起步。整个抗议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冲突,展现了动员的有效性。 发布于:天津市星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